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2015年10月19日晚7点-9点,山西大学应用经济学科第一届研究生交流会在商学楼C207室举行。本次交流会的参会老师有:丛建辉老师;参会学生有:2013级硕士研究生吴蔚、2014级硕士研究生李文举、董威励、贺苎瑶、王静、夏凡、刘璐、连慧君以及2015级硕士研究生刘庆燕、胡晓晓、薛智涛、寿光旭、赵永斌、崔祥龙、马志里、余欢欢、刘婷、裴彦婧。
本次交流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三个年级的相互交流,尤其是2013、2014级学生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增强2015级研究生对硕士在读期间学业、科研任务的了解,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为更好投入学术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增进各年级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努力营造更加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会议由丛建辉老师主持并致简短开场词。丛老师指出,希望大家借此机会,畅所欲言,充分交流自己的有关经验教训以及困惑,为日后的研究生生涯做好更加充分地准备。随后,丛老师离场,研究生交流会正式开始。会议共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为集体交流,主要由研三和研二的同学们为大家讲述他们学习研究的故事,并针对研一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第二环节为分小组讨论,研二和研一的同学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交流。
在第一环节中,首先进行发言的是三年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吴蔚同学。她主要针对自己刚刚接到录用通知的这篇论文进行了相关的讲解。她提到,这篇论文的选题是在导师的帮助下确定的,主要从自己的兴趣和以往研究积累等多方面入手。从确定论文题目、正式写作到接到录用通知,大概花了6个月的时间,论文共改16稿,投稿两次,最终被《生态经济》录用。吴蔚同学还指出,论文的撰写就是一个不断修改的过程,除了自己进行一遍遍研读之外,最好能找老师帮忙修改,这将大大提高我们的写作效率与文章质量。在论文投稿方面,首先要选出与自己专业、论文研究主题相近的期刊,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期刊进行投递。如若接到拒稿通知,切记不要气馁,抓紧时间对文章进行修改并继续投稿。此外,吴蔚同学还就大家关心的版面费等问题进行了解答。一、二年级同学都表示受益匪浅。
与吴蔚同学不同的是,二年级产业经济学李文举同学的选题思路则是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从本科论文选题角度——“低碳”出发,结合近期热点和研究新兴方向,最终确定自己的方向和题目。李文举同学还提到,自己最近关注的是低碳产业化(或产业低碳化),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搜集这方面的资料,进行相关研究。同时,他还讲述了自己在阅读外文文献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以此来对大家的文献查找、模型选择等提供借鉴。透过他的讲解我们不难发现,他近期的研究都围绕“低碳”来展开,这种一脉相承的做法无疑是大有益处的,研究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有助于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该问题。学术研究需要广泛的去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更需要我们把一个问题研究透彻,只有“专”才能更好的做学问。
来自二年级产业经济学专业的董威励同学则主要针对大家平时的课堂学习等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指出,对于研究生来说,不管是课程学习还是老师的言传身教,最关键的都是要学以致用,尤其是老师的分析思路和角度,一定铭记在心,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研究产生巨大帮助。每门课程的设置也都是有用的,大家要认真琢磨老师课堂教授的内容,尤其是实用性强的知识,一定要在课后反复练习,最终消化成自己的东西,每上一次课都有自己的进步与改变,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同时要珍惜现有的学习环境,提高办事效率,切忌拖拖拉拉,每天都要留出一定时间做自己的事情,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除此以外,二年级的其他同学也都纷纷讲述了自己过去一年的学习经验,以期对一年级同学提供帮助。政治经济学刘璐同学主要就数据的搜集与整理进行了说明。她指出,论文写作过程中,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是前期的重要工作之一,一定要不断摸索,寻找更好的数据查找和分析的途径,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不要做无用功。同时,她还提供了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析网等多个优秀网站,方便同学们的论文撰写。产业经济学连慧君同学也根据自己的论文写作过程做了简单的讲解,他指出,只要数据选好、模型选对,实证分析这一块儿做起来就会更加顺利。
在高年级同学交流完自己的经验教训之后,会议进入第二环节——分组讨论。一年级11位同学被分成四组,分别由李文举、贺竺瑶、刘璐、董威励四位二年级同学带领,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讨。其中刘璐同学主要根据政治经济学的特殊性,为该专业三名同学提供了相应的建议以及学习指导。董威励同学则重点就论文选题思路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最后,本次交流会圆满结束。
(供稿:裴彦婧)